一审刑事案件宣判后,判决书送达当事人的第2日起10日内为上诉期,上诉期内一审判决书的效力待定,上诉期内无上、抗诉情形的,上诉期满后的那1日判决生效。
刑事判决书,是人民法院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,对刑事案件审理终结,依据查明的事实和证据,依法对被告人定罪量刑的书面决定,是应用写作中容易见到的一种。刑事判决书,依据国内现行法律,分为第一审刑事判决书和第二审刑事判决书。
1、一审案件的刑事判决书的生效时间及法律依据
一审刑事案件宣判后,判决书送达当事人的第2日起10日内为上诉期。上诉期内一审判决书的效力待定。上诉期内无上、抗诉情形的,上诉期满后的那1日判决生效。假如上诉期的最后1日为节假日,节假日后的第1日为期满之日。就是说,一般情况下,自判决书送达之日的第2日起数至第10日为上诉期,第11日为判决书生效之日。假如第10日为节假日,将节假日后的第1日作为第10日,此日后的那1日为判决书生效日期。在上诉期内,当事人上诉或者检察机关抗诉的,一审判决书的效力就一直处于待定状况。
依据国内《刑事诉讼法》第二百一十九条 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10日,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5日,从接到判决书、裁定书的第2日起算。
2、二审案件的刑事判决书的生效时间及法律依据
案件经过二审后,假如二审裁定维护原判决,该二审裁定书为终审裁定,送达后即发生法律效力。该裁定生效之日,一审判决书的效力即从待定状况转为生效状况,此时一审判决生效。
依据国内《刑事诉讼法》第二百三十三条 第二审的判决、裁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、裁定,都是终审的判决、裁定。
刑事判决生效时间的问题,一审和二审是不一样的。正如上文编辑所说,通常来讲,一审判决在10日内生效,不能上诉,二审判决在宣判后生效。因此,被告人在送达一审刑事判决书后,对判决不服的,需要选择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上诉,以免导致没办法弥补的损失。
3、判决书需载明的状况是什么
1、被告人的基本状况,包含被告人的名字、性别、年龄、 籍贯、住址、职务、以前是不是受过刑事处罚、是不是被逮捕、羁押日期等。
2、辩护人和公诉人的状况。
3、判决认定的事实、理由和适用的法律依据。
4、判决结果和上诉期间和上诉的法院。
法律依据: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》第二百一十九条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10日,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5日,从接到判决书、裁定书的第2日起算。
:未经授权,不能转载本站原创内容,不然将追究法律责任,日前有不法分子紧急侵犯本站权益,已走法律程序!